中国军校丨人才“双选”激活教研一池春水
时间: 2024-06-05 07:47:09 | 作者: 产品展示
产品介绍
-
与往常一样,火箭军工程大学基础部一间办公室的灯光又亮到了深夜。该部机械教研室副教授李艳娇埋头在摆满了各种资料的办公桌前,撰写某重点课题阶段性进展材料。
教研室走廊两侧悬挂着教员们的研究成果简介,李艳娇的成果格外亮眼——近3年来,仅被授权的国家专利就达11项。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个人前期的积累,更离不开团队的帮带扶持。”李艳娇感慨地说。
两年前,该校开展首届青年人才与科研团队“双选会”,李艳娇正式加入该校某科研团队。
集智者胜,聚力者强。此前,李艳娇研究的某重点课题遇到挫折,一度失去信心,加入团队后,团队骨干王学仁副教授与她一起分析存在的问题,结合她的研究基础,重新挖掘创新点,还安排小组成员王沿朝、朱昭君两位博士协助她一起攻关,该项目终于取得关键进展。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攻关。这样的“双选会”在该校已成功举办了两届,一批基础学科青年教员加入了心仪的科研团队。
第三届“双选会”举办在即,该校基础部领导又一次发起动员:“要想尽快把自己的基础研究转化到工程技术创新中,实现高效融合、双向拉动,那就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双选会’吧!”
那年,李艳娇从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专业博士毕业后,回到火箭军工程大学基础部继续从事基础课教学,但她又不想只搞教学工作而中断自己的研究。
“好比做饭没有锅。”李艳娇说,回到学校后,没有实验场所是她遇到的首个难题。有时,她不得不回到西安交大导师的实验室,和师弟师妹“抢”着做实验。
“我们主要是承担学校科学文化、工程基础类的教学任务。”据该校基础部领导介绍,因为部里没有学科,仅有一个基础实验室,但像李艳娇这样搞材料研究的,不能没有实验场所。
时任的部、室领导了解到李艳娇实际的需求后,专门在某实验室“腾”出一片区域供她做实验,但也只能开展有限的实验。
在该部,像李艳娇这样有着“科研梦”的基础课教员还不少,他们有的私下联系校内科研团队,有的则通过进博士后流动站的方式加入科研团队。
2022年3月,该校组织召开科研创新思想大讨论,这一现象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随着讨论的深入,大家还发现,学校相继组建了20多个科研团队。随着科研创新换挡提速和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减少,这些团队又急需要人手。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开关,是武器装备发展的原动力。”国家教学名师胡昌华教授是该校某科研团队的负责人,他在讨论中谈道:“一方面,研究领域在不断拓展,大家手头有很多科研项目;另一方面,团队人员少,人才缺口很大,迫切地需要补充新鲜血液。”
基层有所盼,机关立即办。几个月后,一场打通单位间壁垒的首届青年人才与科研团队“双选会”召开,大家的期盼成了真。
加入专业科研团队后,李艳娇除了能利用团队的实验室,还可以到团队合作的其他单位做实验,实验条件和环境发生根本性转变。
与软硬件条件的改善相比,令李艳娇更为欣喜的是找到了一群有着共同话题的伙伴。她和记者说:“一个人的眼光、眼界毕竟有限,过去在课题研究上走了不少弯路。”
有了团队的帮助,李艳娇结合自己研究的材料,很快在武器装备上找到工程应用的结合点和发力点,她的科研工作也步入了“快车道”。
李艳娇并非个例,该校基础部计算机教研室副教授马晓丹加入科研团队后,也找到符合自己的科研主攻方向。她2012年入职,先后钻研过测试,研究过开发,也在前沿技术上下过功夫,但都是“蜻蜓点水”,成果并不丰富。
2022年“双选会”上,马晓丹加入该校某科研团队,通过双方的沟通和结合部队建设实际的需求,她及时作出调整了研究方向。去年,她因教学科研成果丰硕,成功晋升为副教授。
“这是一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双向奔赴。”据该校科研学术处领导介绍,近年来,学校持续为青年教员成长成才、科研创新提供平台和机会,为科研团队建设发展、技术攻关提供更全面的保障和条件,面向重点领域孵化一批基础性、前瞻性的科研项目。
前不久,火箭军某部一场以方案计划推讲、重难点问题推研、典型场景推演为主题的“三推”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其中,某系统为作战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节省了大量时间,受到各方关注。
2019年,刘鑫成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员。擅长工程应用的刘鑫,加入科研团队的初衷就是想让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在部队“落地开花”,更好地为战服务。
采访期间,刘鑫的电话响起,团队负责人姚俊萍教授邀请她一同去某基层单位出差。作为基础课教员,刘鑫下部队的机会不多,加入科研团队后,她常常有机会跟随团队到部队调研,了解部队急需。
“采集同一个数据,有的记录是8点,有的记录是20点,如果不校正,对数据的分析和判断是有影响的。”一次,刘鑫发现某部队在训练数据采集整编、存储管理及分析挖掘等方面缺乏体系化的工具手段。
带着这样的一个问题回到学校后,刘鑫发挥专业优势和工程应用实际,在摸清数据资源底数、建立数据需求清单基础上,和小组成员一起成功研制了分析系统,并根据自身的需求不断升级改造,提升了演训数据“采、存、用”的效率和效果。
“教员同志,授课完毕,请指示!”去年秋季学期,听着课代表铿锵有力的报告词,讲师李传扬长舒一口气:“终于圆满完成授课任务了!”
去年6月,李传扬因科研成绩突出,由大学基础部调到大学某实验室,研究方向由原来的纯机械领域,“跨界”到装备数字化及智能控制领域。
那时,恰好团队负责的《智能优化计算及控制应用》研究生课程已具备开课条件,室领导专门找到李传扬,希望他能讲授此门课。
不接,这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也是开展实战应用的前提,掌握好这些理论基础,才能更好地服务部队作战。
室领导看出李传扬的顾虑,给他打气道:“你通过‘双选会’加入科研团队,不就是想让自己的研究成果向作战需求靠拢、服务备战打仗吗?这门课是你开展军事智能化研究的理论基础,如果有什么困难,我们团队可以帮你一起‘闯关’。”
有了团队这个坚强后盾,李传扬充满信心地接下这门课。视频资料学习、编程调试算法……他开始“疯狂的充电模式”,常常学习备课到凌晨。
李传扬学到的不仅是新知识,更感受到了交叉学科的魅力。结课时,李传扬在课程总结时这样写道:“通过智能算法能把机械和控制两者融合起来,在未来战场大有可为。”
“号手就位!”那年3月,一场由某科研团队组织的导弹实装操作训练在该校展开。
发射架下,该校基础部讲师王沿朝驻足良久。一套流程下来,看着眼前的导弹一点点“扬头起竖”,王沿朝激动不已,这不正是自己苦苦寻找的“三铰点受力”吗?
为了备好《理论力学》这门课,王沿朝正为找不到合适的军事案例而犯愁。回到办公室后,王沿朝立即打开“物体系统的受力分析”这一章节课件,对教学案例进行重新修改替换。
“每个人都要撰写与导弹武器装备紧密相关的军事应用案例。”该校基础部领导介绍,之所以这样做,目的是要让我们的基础课更有军味、战味,“双选会”恰好为我们的教员创造了接近、熟悉武器装备的机会。
“剪叉式升降机受力分析”“飞轮储能的动力学分析”……王沿朝第一个完成了案例撰写。他说,参与科研团队的学术交流与探讨,不仅在学术上引发“头脑风暴”,也激发了教学的灵感和火花。
无独有偶。一堂《计算机原理》课上,马晓丹自信满满地走上讲台:“现在是用数据说话的时代,但怎么样提高决策的即时性和科学性?”
马晓丹望着台下一双双渴望的眼神,回想自己初登讲台时,就因为不了解基层部队而略感底气不足。
从课堂到部队,再从部队到课堂,马晓丹不断成长。如今,她将刚刚从部队采集回来的第一手数据投屏在大屏幕上,从大数据关联分析讲到可视化,再讲到计算机仿真技术方法,让学员对数据流和指挥决策流有了更直观、深入的认识。
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该校基础部物理教研室讲师王莹莹加入的是该校常新龙教授领衔的某检测评价科研团队,她把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融入其中,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入职不到两年,她的研究课题《某三维动力学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双选”更是“双赢”。前不久,该校组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辅导授课,场场人员爆满。今年已提交上报130多个基金项目,比去年增加了60余项。该校领导欣喜地说:“如今,基础研究有导向、有抓手,应用研究有积累、有创新,‘教研一体、教学相长’的连锁效应不断发生。”